首页>图片>正文

传统文化进郑州12中,历史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

2019年11月25日 17:05
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

郑州12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

郑州12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惠济桥狮舞

惠济桥狮舞

红灯记选段

《红灯记》选段

花木兰选段

《花木兰》选段

包公选段

包公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

学生啧啧称赞,热烈鼓掌

学生啧啧称赞,热烈鼓掌。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的重大支撑,为进一步引导郑州12中学子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11月22日下午,郑州市豫剧院、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室、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走进郑州12中开展“2019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该校学子送上一节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戏曲知识”专题课。

        课堂上,河南郑州市惠济区民间艺术家们首先为郑州12中展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济桥狮舞。观看过程中,艺术家身披舞狮服,动作灵动,惟妙惟肖,深受学生喜欢。据了解,惠济桥狮舞,源于镖行,因位于郑州惠济桥而得名,起源于清代中期,兴盛于民国时代,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是由镖头押镖,为隐藏货物,而采取舞狮打把式卖艺的方式演变而来。原以武为主,和平时期以舞为先,武与舞相结合是其主要形态。惠济桥舞狮于2015年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后,艺术家们为学生演绎了河南地方三大曲艺种类之一——坠子书“劝孝篇”,地方话版的“说唱”,劝学生珍惜父母的付出、努力学习,学生们时而深受震动,时而安静沉思。接着,艺术家们又为在座学生展示了郑州荥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苌家拳,该拳法200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300多年历史,已传承九代。

        在戏曲课堂中,戏曲老师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为师生们进行了戏曲程式示范及相关戏曲行当角色表演,比如,戏剧经典选段“包青天”“花木兰”“红灯记”“风流才子”。艺术家们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为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戏曲互动体验的方式打破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们进行了美育专题教育,同时也打造了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舞台。

        据悉,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成果,广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了12中学子文化认同和保护意识,进一步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文: 郑州12中 姜向明 魏景 责编:杨召蕾 | 打印
阅读下一篇
关于我们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 | 教育网站导航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豫ICP备10019805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1-639510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zedut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