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日前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包括40枚金牌在内的91枚奖牌,并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金牌“零的突破”。据《北京晚报》日前报道,“奥运热”在暑期持续升温,以至于小轮车、击剑、橄榄球等看似冷门的项目,受奥运会热度影响,也陡然升温。其实,奥运会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尤其是蕴含的正向价值远不止于此,实乃一座丰富的育人“金矿”,值得继续深入发掘,使其延伸开去。
“奥运热”最显著的社会效应,在于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具有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网络上流传一句话:什么是爱国?当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比赛,你希望中国队赢,这就叫爱国。这话道出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愈朴素,愈真实,愈感人。奥运赛场上,每一次国歌响起,都是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是拼搏奋斗精神的闪光。获得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金牌的郑钦文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为国家荣誉拼尽全力”,无疑会戳中无数青少年学生的心,激励他们未来在各个领域创造不凡业绩,为祖国赢得更多荣耀时刻。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的正向激励,更是我们的运动员在赛场内外遭到无端质疑、打压时,激发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为国争光的动力。我们可以正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不能“摆烂”“躺平”,而是要用实力不断缩小差距,打破成见。我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以往被欧美人统治的泳池中勇夺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尽管赛后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潘展乐用过硬的实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更激励了无数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这也启示新时代的青少年:面对他人的质疑、轻视,实力是最有力的回击,唯有强者才能真正赢得尊重,舆论场上的博弈固然重要,让自身实力强大起来才是根本之道。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旨在激励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并非鼓励他们盲目自大,中国运动员不可能在奥运会的所有项目上都做到争金夺银,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项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更符合中国人数千年来一直推崇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才更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
“奥运热”更是激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体育运动的绝佳契机。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向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展示了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较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巨大魅力,它绝不仅是改变个人命运、赢得名与利的手段,更是人类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历程,进而实现身与心的自我超越,让自己变得更健美、更自信、更阳光。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文件,要求保证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这是对体育运动价值的充分肯定。事实上,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大脑发育、身心健康不可或缺早已成为常识,广大家长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体力精力,是我们每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重要基础。虽然并非每个爱好体育的学生都能成为专业运动员、奥运冠军,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毕业后从事各项工作,均大有裨益。
“奥运热”还是一次生动的规则教育。300多个项目、1万多名运动员参赛,超过半个月的赛期,各项比赛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善的游戏规则功不可没。比拼激烈的赛场上,有的运动员因一个危险动作被判犯规,有的因抢跑而失去比赛资格,有的因服用禁药受到严惩,所有这一切,无不彰显出规则的极端重要性。尊重规则是法治社会的关键支撑,一个连体育规则都不重视、不遵守的人,很难想象其会对法律怀有足够的敬畏之心。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法律似乎有点遥远,法治教育有时难以入脑入心,而体育场上的规则教育,就显示出难能可贵的法治教育价值,这也是体育的重要延伸价值之一。
奥运会绝非只是一场盛大的人造景观或视听演出,其背后蕴藏的育人价值极为丰富。如,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项目中,运动员们精彩的艺术表演,加之优美的经典配乐,给人以难忘的艺术享受,是一次次生动的美育滋养。此外,今年的奥运赛场上,有的运动员表现欠佳受到舆论批评,提示青少年学生既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又要有直面挫折的韧劲和知耻而后勇的拼劲。同时,这也提醒他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理性看待竞争中的成败,不必苛责,远离极端,做一个拥有健康阳光心态的人:用实力打破成见,用拼搏赢得荣耀,自信、自强而不自负、自满。
(作者:杨国营,系中国教育报记者)